既遵循曲牌的程式性,又能写出有个性、服务于戏剧情节所需要的唱腔。这难度最大,创作方式类似带着镣铐跳舞。要写好不容易,但昆曲曲牌的程式、格律给度曲者还是留有一定的余地,给你做文章。除了遵循必需遵循的部分,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回旋余地。这应是昆曲新编、新创剧目的主要音乐创作方式。
“理筑其形,情铸其魂”,在《怜香伴》的唱腔写作上,基本上是依据这个理念写的。关于昆曲曲牌格律的书有不少,但归纳总结比较详细的、最实用的还是数四本《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》,尽管有的地方也不是太理想,但毕竟还是当前最可参考的工具书。《怜香伴》中凡昆曲曲牌都依据此范例集而写。
关于唱腔设计
昆曲在传统中的所谓“集曲”、“犯调”等也是一种变通手法。《怜香伴》全剧唱腔力求传统本原,当然有的地方还是有些想法,如第四场的【江儿水】,崔、曹对唱的那段,在声部和演唱上借用了一些其他的写作手法。这次唱腔写好后没有到排练场与演员、乐队接触互动,心中有些没底。以往都是在排练现场有不少即兴处理与改动。我对导演说,演员润腔需要以戏的情绪而润。有时腔稍显简单些,只要情绪到位反而更好。唱腔(包括音乐)力求以清丽委婉风格为主,突出昆曲音乐的典雅与空灵。
关于新尝试
崔笺云或可用古琴(没古琴可用古筝)的音色来体现,曹语花或可用箫的音色来体现。两个主题音乐要有一定的对比度,可单独出现,也可由复调同时出现,始终贯穿。乐队编制是10个左右的小乐队,编配能类似室内乐重奏手法,力求清淡、典雅,配器上着重发挥特色乐器的表现功能。尤其对古筝、古琴、琵琶、箫、高胡及特色打击乐的写作和体现。当然,这只是一些建议,可能音乐设计者有更好的想法,期望音乐设计与配器为整台音乐添光加彩。
暗中但觉香浮动
认处难分影是非
真佳会
谩道是伊能怜我
我更怜伊
知音版《怜香伴》紧张排练中
关于对比
国家一级作曲,苏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。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、江苏省音协戏曲音乐委员会副主任。三十多年来,创作了不少各种题材和体裁的音乐作品, 先后在《音乐创作》、《歌曲》、《音乐周报》等各级音乐刊物以及中央到省市的各级电台和电视台发表了数百部(首)作品。创作涉及多个领域,多次在全国和省内外获奖。2006年,被文化部授予“昆曲艺术优秀主创人员”称号。2013年,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。
主要戏剧作品
昆剧音乐《都市寻梦》、《况钟》、青春版《牡丹亭》、《西施》、《白蛇传》等,苏剧音乐《五姑娘》(合作)、《风筝树 相思河》、《花魁记》、《童言无忌》、《滿庭芳》,话剧音乐《秦淮人家》等。